"包活干不给钱"成行业痼疾 农民工维权路在何方?
近年来,建筑行业频发"包工头卷款跑路,农民工血汗钱打水漂"事件。记者走访多地建筑工地发现,这种"干了活拿不到钱"的现象已成为困扰基层劳动者的顽疾。
在北京某工地,来自河南的钢筋工老王向记者展示了一叠皱巴巴的欠条:"去年干的三个项目,到现在还欠着六万多。"类似遭遇的工友不下二十人。据了解,这类纠纷多发生在层层转包的项目中,由于缺乏正规合同,农民工往往投诉无门。
法律专家指出,新实施的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虽明确了"总包代发"等制度,但在执行中仍存在监管盲区。劳动监察部门建议,务工人员应注意收集考勤记录、工牌等证据,必要时可申请劳动仲裁。
眼下年关将至,各地正在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行动。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需建立长效的行业信用监管机制,让"干了活就得拿钱"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。(完)